首先这里说的液态硬盘并非液态轴承马达的硬盘。而是储存介质是液态的哦。
近期,来自密歇根大学和纽约大学的研究者们开发出了一种利用悬浮在液体中的团状纳米颗粒进行信息存储的技术。这些团状颗粒能比传统硬盘存储更多的数据。与只有“0”和“1”两种状态的二进制数存储系统不同,液态存储系统的工作方式有点像魔方,利用不同的组合来代表不同的存储状态:由1个中心球体和周围12个颗粒构成的存储团组成的结构就能有近800万个不同状态,相当于2.86字节(Byte)的数据。(xiuchufang.com Win11系统之家)
这个系统利用与中心球体相连的纳米颗粒进行数据存储。当中心球体较小时,外围颗粒能够稳定的排列,存储数据;当中心球体变大时,颗粒就可以重新排列,存储不同的信息。研究团队利用聚合物材料制造了一个包含1个中心球体和4个纳米颗粒的集群。当液体被加热时,中心球体膨胀,颗粒随之进行可预测的重排。虽然4个纳米颗粒只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和比特一样),但研究者们计划用更多的颗粒来制造存储团。
实验中制造的包含4个纳米颗粒的存储结构。左右分别为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中间为默认的未激发态。
实验结果显示,一汤匙(约14.8毫升)含有3%的12颗粒存储团的溶液可以存储1TB的数据。而用普通硬盘存储等量数据,则需要智能手机大小的硬盘才可以。参与研究的博士后卡罗莱·菲利普斯(Carolyn Phillips)把这些存储团比作魔方,她说:“你完全可以用描述魔方的数学原理来展示存储团的每一种排列方式。”
为了让液态硬盘成为现实,研究团队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在扩大液体体积的情况下保持存储团形状的方法,以及方便的读取方式。目前研究团队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来计算存储量
液态硬盘的技术原理已经成形,前景也被普遍看好,但想要让它步入实用阶段依旧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首先,最重要的当属如何扩大基液中的存储密度,以及如何在提高胶体簇存储容量的同时,找到一种能在复杂环境中完成稳定和激发状态转换的可靠方式。而且这个方式还必须足够简易,适合规模化生产。完成了这一步,液态硬盘才算具备了实用化的资格。目前研究团队还只能依靠扫描隧道显微镜来测量基液密度以及查找数据模块,显然这离量产要求还很远……
所以呢,现在液态硬盘只能说还是未来的产物,用呢要买到这样的产品固态还得等上好多年!